Bioruptor非接触式全自动超声破碎仪的技术原理应用

发布日期:2020-10-28 作者:上海拓赫 来源:Bioruptor非接触式全自动超声破碎仪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高效准确的样品处理已成为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比利时Diagenode Bioruptor非接触式全自动超声破碎仪,凭借其创新的自适应聚焦声学(AFA)技术和智能化操作系统,为科研实验人员提供了高效的细胞破碎和核酸剪切解决方案,使其成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备的样品处理设备。

非接触式全自动超声破碎仪.jpg

  非接触式全自动超声波破碎仪的核心在于其AFA技术,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超声破碎的工作模式。与传统探头式超声破碎仪不同,超声波破碎仪的AFA技术通过在水槽底部安装超声波发生装置,可使整个水槽完全处于超声波的作用范围内,产生均匀分布的超声能场。这种设计会使其形成数百万个微米级空化气泡,这些气泡的规律性振荡和塌陷产生均匀的流体剪切力,使样品在等温条件下被准确处理,避免了传统方法因局部过热导致的生物分子损伤。


  Bioruptor系统采用非接触式设计,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始终被置于独立的全密封离心管中,消除了样品交叉污染的风险。这种结构的设计特别适合珍贵样本和高通量应用,如ChIP-seq(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和NGS(新一代测序)文库的构建。实验仪器内置的温控系统可通过4℃水浴维持处理过程恒温,确保生物分子的完整性不受热损伤。值得一提的是,Bioruptor还设计了共振系统,通过插入离心管中与样品直接接触的金属棒传导超声波,增强样品的超声破碎效果,但与传统探头不同,金属棒不直接产生超声波,不会引起腐蚀等问题。


  超声波破碎仪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根据不同实验需求选择适配器,可处理各种不同体积的样品,可处理5μl体积和0.1μg DNA量的微量样品,为珍贵样本的研究提供了可能。Bioruptor超声波破碎仪的自动连续旋转离心管设计使超声波能量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处理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