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处理新突破:小美高通量超声波基因组剪切仪实现30样本同步超声,杜绝交叉污染

发布日期:2021-12-09 作者:上海拓赫 来源:小美超声高通量声波基因组剪切仪JXDNA-500PICO

  在基因测序技术向高通量、低成本加速演进的今天,实验室样本处理效率与数据质量已成为制约科研与临床应用的关键瓶颈。传统超声打断设备单次仅能处理1-2个样本,不仅耗时耗力,更因探头交叉污染风险影响数据可靠性。小美超声JXDNA-500PICO高通量超声波基因组剪切仪,凭借其单次处理30个样本的非接触式同步超声技术,突破通量瓶颈,为基因组学研究开辟了高效、精准、安全的新路径。


高通量声波基因组剪切仪.jpg


  高通量超声波基因组剪切仪JXDNA-500PICO的核心创新在于其全封闭非接触式处理系统。设备通过不锈钢材质的多规格适配器,可同时容纳30支0.1ml离心管、20支0.65ml离心管或11支2ml离心管,单次处理样本量较传统设备提升15倍。以小鼠肝脏细胞核破碎实验为例,科研实验人员仅需将样品管对称放入适配器,设置间歇超声模式,即可在25分钟内完成30个样本的均匀打断,效率较单管处理模式提升80%以上。


  超声波基因组剪切仪的非接触式设计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1.杜绝交叉污染:各样本在独立全封闭试管中处理,避免传统探头插入式操作带来的气溶胶污染风险,尤其适用于病毒、肿瘤组织等高风险样本。


  2.参数精准可控:7寸医用级电阻触摸屏支持功率、时间、脉冲间隙等参数的精细调节,并配备旋转马达自动匀化功能,确保超声能量分布均匀性>95%。


  3.低维护成本:无需频繁更换探头或清洗耗材,运行噪音低于65分贝,适配实验室安静环境需求。


  性能革新:4℃低温水浴与磁致伸缩共振技术保障样本活性


  基因组样本对温度波动较为敏感。高通量超声波基因组剪切仪JXDNA-500PICO创新采用4℃低温水浴超声波系统,通过压缩机制冷与不锈钢超声水槽的协同作用,将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1℃以内。在人全血DNA片段化实验中,该技术使150-300bp目标片段占比达82%,显著优于传统化学打断法的65%,为下游测序文库构建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模板。


  实验设备搭载的磁致伸缩共振超声技术通过三组原装ibidi多频超声波换能器,实现能量均衡输出。实验数据显示,其超声密度均一性超过95%,确保不同位置样本的打断效果一致性。例如,在肠道菌群宏基因组研究中,JXDNA-500PICO能够成功保持样本完整性,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准确性提升30%。


  高通量超声波基因组剪切仪的实验应用场景:


  1.肿瘤基因组测序:单次可处理30个FFPE(石蜡包埋)样本,使单批次测序通量从48例提升至1440例。在肺癌早筛项目中,该设备将检测周期缩短70%,为临床诊疗争取宝贵时间。


  2.宏基因组研究:并行处理多样本的能力显著缩短前处理时间。例如,在肠道菌群与糖尿病关联研究中,设备快速打断微生物DNA,助力科研人员及时获取数据,揭示菌群代谢物与疾病机制的关联。


  3.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与自动化建库系统联动,JXDNA-500PICO在新生儿遗传病筛查中实现单日处理2000例样本,检测报告交付时间从7天缩短至2天,为家庭提供及时干预依据。


  成本与效率:单样本处理成本降低65%


  传统化学打断法需使用昂贵试剂,且存在操作复杂、重复性差等问题。JXDNA-500PICO通过非接触式物理打断,完全避免化学试剂消耗,单样本处理成本降低65%。以肿瘤组织样本为例,对比实验显示,使用该设备处理的样本DNA回收率较传统设备提高40%,且无需额外纯化步骤,进一步节省时间与成本。


  综上,小美超声高通量声波基因组剪切仪JXDNA-500PICO的推出,标志着基因组样本处理从“单样本时代”迈入“批量处理新阶段”。其超高通量设计、非接触式安全处理、精准温控与能量控制技术,不仅解决了大规模测序项目的效率痛点,更通过降低操作复杂度与成本,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向基层实验室普及,其批量处理能力为基因测序普及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