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实验室效率:德国Christ真空离心浓缩仪以通量灵活性显著降低单样本处理成本

发布日期:2022-10-10 作者:上海拓赫 来源:德国Christ RVC真空离心浓缩仪

  在基因测序中心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将96份低浓度DNA样本装入德国Christ真空离心浓缩仪RVC 2-33的酶标板转子中。通过预设的浓缩程序,实验设备可在45分钟内完成所有样本的温和蒸发处理,核酸回收率达95%以上,较传统离心浓缩设备效率提升3倍,单样本处理成本降低60%。

德国Christ真空离心浓缩仪.jpg

  传统离心浓缩设备往往陷入“小样本效率高但成本高、大样本处理慢且活性损失大”的悖论。德国Christ真空离心浓缩仪RVC 2-33通过模块化转子设计打破这一困局:其标准配置涵盖216×1.5ml离心管等多种规格,更支持定制化转子开发。在某药物代谢研究中,同一台设备可完成96份血浆样本的PROTAC分子浓缩,下午即切换至4L细胞培养液的溶剂去除,全程无需更换设备或中断实验流程。


  这种设备的灵活性源于磁力驱动转子系统的创新设计。腔体外无旋转部件的结构,可使转子轴快速拆卸并改装为真空干燥箱,实现“浓缩-干燥”一体式的操作。


  成本重构:单样本处理成本下降的三大支点


  1.溶剂回收率突破90%:RVC真空离心浓缩仪配备的冷凝回收系统可捕获90%以上的蒸发溶剂,在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中,这一特性使乙腈等昂贵有机溶剂的消耗量降低80%。


  2.活性保持率提升:通过20mbar低真空环境与30-80℃红外加热的精准耦合,真空浓缩仪设备可将热敏感生物分子的降解率控制在5%以内。在CAR-T疗法研发中,这一特性可使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性保持率从传统设备的65%提升至92%,直接推动3个临床管线加速进入IND申报阶段。


  3.降低能耗50%:红外加热技术比传统腔体电加热效率高2-3倍,配合智能真空控制功能,真空浓缩仪设备在处理12块酶标板样本时的单次能耗仅0.8度电。


  技术深潜:四大核心系统协同增效


  1.真空控制精度:三级真空调节阀与KF25接口的组合,使设备可在范围内实现无级调压。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这种精度使缓冲液去除过程中的蛋白质变性风险降低70%。


  2.红外加热能量摄取优化:卤素红外灯与三个温度探头形成闭环控制系统,确保大容量样本(如500ml圆底烧瓶)在短时间内完成均匀加热。


  3.防腐蚀单元耐受强酸溶剂:针对DMSO、ACN、TFA等腐蚀性溶剂,设备采用特氟龙涂层转子与Viton密封圈,在连续处理200次TFA溶液后,转子腐蚀深度仍小于0.01mm,维护周期延长至18个月。


  4.智能程序存储与远程监控:CD Plus控制面板支持16组自定义程序存储,配合TMM三级数据传输系统,实验室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此外,在基因测序领域,采用德国Christ RVC真空离心浓缩仪后,NGS文库构建的样本处理通量从每日400份提升至1200份,测序仪利用率提高3倍;在制药行业,利用其浓缩设备处理PROTAC分子样本,可使活性成分鉴定周期从7天压缩至3天.